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在疫情防控阶段,按学校要求体育课也开始进行线上教学。虽然有去年线上教学的经历,但课程的特殊性,让我审慎思考线上体育教学如何从面对面转换成隔着屏幕让学生主动跟着老师运动起来。为此根据所带不同年级教学内容,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安全、科学、有效的体育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舒缓心理压力。养成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通...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疫情防控期间,老师们主要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软件进行线上教育。从开始的不熟悉到逐渐的熟悉,大体使用的效果良好。也有老师认为线上教学在实践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其一,上机实践类的课程往往是教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操作的过程,在线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室空间和班级人数的限制,会导致坐在教室后方和侧方的同学观看投影时视野受限,从而不能及时跟上老师的演示进度,而线上教学的屏幕共享模...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受疫情影响,本学期进行到1/3时,我所负责的三门《地理信息系统》、一门《地理信息科学导论》课程转入线上教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开展,在2020年春季学期中也经历了半学期的线上教学。此次线上教学实践较以往有所进步:一是当前的信息技术进步飞速,带来线上教学体验有质的提升。在去年春季学期中,使用学习通软件进行教学,需要使用移动客户端,课件、音频、视频等需要先上传至软件,而且系统不怎...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为了尽量改正部分同学认为线上学习就可以“摸鱼”的心态,我反复跟同学们强调要算好“补考”、“重修”的“机会成本”,在这个基础上,每节课分别设置不同次数、不同类型的签到;并且充分利用平台的“点名”、“签到”,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以在平时表现表中加平时分的形式,鼓励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并在讨论区回答问题,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首先主要靠自己思考独立完成作业,...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名师指导理思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专业引领”。面对这特殊的时期,如何上好“线上课”,是我面临最大的考验。在关键时期,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名师”团队,他们用丰富的经验为我们指点迷津。比如这次学堂在线举办的甘肃省应对疫情线上研讨会,清华大学的于歆杰老师,还有我们学校的刘玉凤老师,都做了线上报告,干货满满,给我们线上教学的重要思路。让我读懂了在“线上教学”这份特殊...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今年的线上教学,也应该从2020年春的“能上课”,向“上好课”做转变。2020年春全国上网课,状况频出。因此那时候只要实现“能上课”就是胜利,而这一次的局部疫情以及有了线上教学的经验,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上课体验。不光是声音的传送,还应该有PPT、文字、推导演绎,以及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通过此次线上上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新教学技术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终生过程。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我们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变革,从原本的线下教学转向了线上教学。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以及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我选择了腾讯会议作为实施教学的主要软件平台。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存在诸多差异,在教学大纲和教案的指引下,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课程的导入环节,注重课程引言,尤其是...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在本次甘肃省和兰州市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我们每个人都迫不得已的成为了疫区人员,老师们有黄码、有绿码、有被封控的、有被居家隔离的......所以这次从10月20日开始的线上教学,与2020年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虽然模式一样,但体验却完全不同。从教学内容上看,课程安排和教学进度并没有因为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受到影响,仍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时要求进行;从教学方法上看,由于无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教学最终要看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怎么在线上教学时还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人除了在钉钉直播上按时开展教学,把教材的内容有序展示和分享,还结合近期的热点案例,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现实表现和立法反馈,让大家既了解刑事诉讼法的理论内容,还能看到关注到立法和实践层面的问题,不仅反映出课程的系统性,还明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更好地实现理...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教师之声三周前,兰州地区突发疫情,受此影响,学校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被迫中止,我和许多老师一样,又一次披挂上阵,开启了“主播”授课的历程。由于是第二次的线上教学,对模式和常规操作是熟悉的,也就少了第一次开始时的慌乱与不适感,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个班级的组建,上传课件及各项资料的准备工作。在具体的授课模式上,依然选择了熟悉的直播授课,直播授课这种方式...
Copyright © 2018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 17000646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