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财大校发〔2016〕201号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有关要求,为充分展示我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推动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促进优质资源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学校决定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并有重点地给予资金及其他方面支持,为切实做好我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努力建设校、省、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建设目标
精品视频公开课作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学校通过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实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新的社会责任,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推进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造就一批“名师名课”。以打造精品视频公开课为载体,不断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规划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通过遴选准入方式在五年内建设10门左右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评选。
三、组织与管理
(一)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主体是学院(部),各学院(部)需高度重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工作,各学院(部)主管教学院长(主任)全面负责本院系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组织教师精心策划和设计。各学院(部)对于申报项目要实行严格的课程内容审查制度,把好课程政治关、学术关和质量关,择优申报。
(二)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确保课程质量。课程负责人要精心准备,组织课程团队,认真准备授课内容,保证精品视频公开课按时高质量拍摄、制作完成。
(三)教务处根据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精品视频公开课遴选、评价标准和年度建设计划,并负责课程的立项、管理、中期检查和验收。
(四)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负责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拍摄、编辑和制作,并负责视频公开课平台的技术管理和维护。
(五)精品视频公开课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以学院(部)和教师自愿申报、自愿共享为原则。凡申请立项课程,在申报前需明确课程中所包含任何资源均没有侵犯其他人或机构版权。为保护教师和学生的肖像权,学院(部)须事先告知参与视频课拍摄的教师和学生有关课程视频有可能网上公开等事宜。在课程正式推出前,不得在公开网络传播使用。入选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禁止商业使用。
四、申报与评审
(一)学校每年度进行一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课程负责人负责填写《兰州财经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申报书》(附件1),各学院(部)按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要求审核,签署意见并报送教务处初审。
(二)教务处负责组织专家组从导向性、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教师风采、制作技术等方面对上报视频公开课选题推荐材料进行评审,初步确定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课程,并由专家组对初步确定的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课程提出反馈意见,课程组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完善相关材料和具体拍摄计划后报教务处。
(三)教务处根据视频公开课课程建设情况,提交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最终确定立项建设课程。
五、建设要求
(一)课程要求
1.课程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课程,注重突出我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能够充分展现先进的教学模式、精湛的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
2.课程建设重点为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及学术讲座,注重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和社会热点类课程的建设。
3.课程须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课程题目概括准确、有吸引力,每一讲主题鲜明,凝聚精华,引人入胜。
(二)主讲教师要求
1.课程主讲教师应为应具有教授职称或担任副教授职称3年以上,长期从事该门课程相关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鼓励“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及优秀教学奖获得者主讲视频公开课。
2.主讲教师须严格遵守法律和学术规范,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善于与学生互动,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保证视频课堂的现场教学效果。
3.为保持教师讲授水平一致性,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3人以内。
(三)技术要求
为保证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及展示与传输效果,课程制作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媒体制作、传播标准和规范,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附件2)。
六、经费支持与政策保障
(一)建设完的视频公开课须在校内试用,对于上网后反响良好的课程,授予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荣誉称号,并从中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评选。
(二)对于入选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项目的课程,学校将给予10万元的建设经费,并将分期投入,课程建设周期为一年。批准立项后先支付先期建设经费4万元,中期检查后拨付3万元,验收完成后拨付剩余3万元建设经费。
(三)学校对入选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项目的课程增拨建设经费2万元;对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项目的课程增拨建设经费4万元。并按学校相关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四)学校划拨的经费由课程负责人支配使用。经费开支范围及比例为:
1.师资培训费(10%);
2.视频制作费(30%);
3.网站建设及维护费(20%);
4.耗材及资料费(10%);
5.差旅费(10%);
6.劳务费(20%)。
七、附则
(一)本办法未尽事宜将另行规定。
(二)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原《兰州商学院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兰商校发〔2014〕223号)自行废止。
(三)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1.兰州财经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申报
2.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准